近年来,由于长期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及高营养指标配合饲料的使用,导致草鱼肝病(肝胆病)的暴发,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此病常与出血病、烂鳃病并发,鱼越大,吃食量越多的鱼,发病更严重,死亡也越多。
肝病(肝胆病)是营养病、环境病,在高温酷暑时节,鱼类摄食量增加,水质变化异常,因此,夏秋季节是病害暴发频繁的季节,草鱼肝病(肝胆病)也常在该时段发生。
一、临床症状
病鱼鱼体发黑,消瘦,尾鳍发黑,鳃丝水肿,发白或烂丝,大多离群独游于水面、岸边或下风口处。投饵时不吃料。剖开腹部,肝脏呈土黄色,颜色变淡或苍白,呈花斑状。用手捏易碎,放入水中易散开。肝囊肿大,胆壁变薄,胆汁呈墨绿色,肠道内无食或少食。
二、病因分析
该病一般发生在高密度精养池塘,且都是投喂的配合饲料,经调查分析其致病的因素主要有:
1、水质差。发病塘口水源差,换水量小,水质较肥,透明度都在30厘米以下,经检测水中的氨氮亚盐偏高,pH值的日差变幅较大,这些因素会影响到鱼的正常生理代谢活动,甚至会对鱼体的某些组织器官造成损伤,使鱼体的抵抗力下降,易诱发该病;
2、饲料因素。投喂过量的颗粒饲料、颗粒饵料配方不合理、投喂了变质饲料,致使鱼体组织器官诱发该病;
3、用药不当。目前在鱼病防治上仍以化学药品为主。在实际养殖过程中,养殖户不注意生态防病、鱼种消毒、药饵预防工作,一旦有病,频繁、超量用药,降低了鱼的抗病力,易造成药源性的肝损伤;
4、池中重金属含量偏高,有些池塘的底质土壤或水源中重金属较高,使鱼体中重金属积累过高,也可能引发此病。
三、预防方法
1、彻底清塘消毒,加强水质管理。保证水深在1.5-2.2米,透明度在35cm以上,保证新鲜充足的水源,生长旺季保证每天加、换水20cm,定期使用硫细菌颗粒底改,分解底部有机质,防止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产生。每年年底要清塘消毒;
2、合理调整放养密度,控制水体载鱼量。放养鱼种以冬放为宜,选择体质健壮、无病纯正的鱼种,并坚持鱼种消毒。池塘配有增氧机的可适当提高放养密度;
3、坚持“四定”投饵,要选购信誉好的正规厂家饲料,坚决不投喂霉变饲料,严禁使用喹乙醇等激素添加剂;
4、搞好生态防病,定期使用酵之素等微生态制剂产品,条件水体水质。
5、做好药饵预防,定期在饲料中适量添加 肝胆酶防治 专用酶,以调节鱼体的生长代谢功能,增强鱼体的抗病力。